近日,我院妇科成功的为一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该患者42岁,近一年出现月经紊乱,因认识一名妇科医护人员,在其建议下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仅见到子宫内膜息肉样改变,常规取组织进行活检,病理回报为子宫内膜癌,经核磁检查考虑肿瘤体积小,无明显转移,诊断为内膜癌ⅠA期(属早期病变)。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取样(手术范围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切除标本剖探证实与术前诊断相符。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
1. 一定要有一个医生朋友,这个很重要。
2. 35岁以上的朋友,应该每年常规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已有疾病或潜在的疾病风险。
3. 大部分疾病,即使是肿瘤,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果会很好。
4. 身体出现了异常,应该及时到正规的综合性医院进行诊治。
下面就子宫内膜癌,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恶性生殖道肿瘤20-30%。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其中75%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
异常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症状,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下活检为最常用诊断方法,确诊依据是组织学检查。
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根据有无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选择相应的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及绝经延迟,或伴有无排卵性疾病、功能性卵巢肿瘤、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或他莫昔芬等病史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供稿:辛永峰
校对:王红
审核:郭丽萍